等度液相色譜分析儀是一種高效液相色譜儀(HPLC)的類型,它利用混合物在液-固或不互溶的兩種液體之間分配比的差異,對樣品中的化合物進行分離和分析。在等度液相色譜中,流動相的組成和比例在分析過程中保持恒定,因此得名“等度”。
等度液相色譜分析儀的工作原理基于樣品分子在固定相和流動相之間的分配和吸附作用。樣品溶液被注入色譜柱后,樣品中的各組分與固定相發生相互作用。由于各組分在固定相和流動相之間的分配系數不同,它們在色譜柱中的移動速度也會不同,從而實現組分的分離。分離后的組分依次進入檢測器,檢測器將樣品組分的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經過數據處理系統記錄和分析,最終生成分析報告。
一、壓力問題
壓力過高
原因分析
管路堵塞:樣品中的顆粒雜質、流動相中的沉淀物或者鹽類結晶等都可能堵塞管路,導致壓力升高。
保護柱或色譜柱堵塞:長期使用后,保護柱和色譜柱內可能積累雜質,引起柱壓上升。
泵內有氣泡:泵內進入空氣,會使泵工作不正常,導致壓力波動和升高。
流速設置過高:超出了系統所能承受的壓力范圍。
解決方法
清理管路:用合適的溶劑沖洗管路,如甲醇、水等,如果堵塞嚴重,可以卸下管路清洗。
更換保護柱或色譜柱:當柱壓明顯升高且經過清洗無效時,考慮更換保護柱或色譜柱。注意選擇合適的規格和型號,以確保與儀器匹配。
排除泵內氣泡:打開泵的排氣閥,用注射器或相關設備將氣泡排出。同時檢查流動相的脫氣情況,確保脫氣裝置正常工作。
調整流速:降低泵的流速,使其在系統正常的工作壓力范圍內。
壓力過低
原因分析
管路泄漏:管路接口松動、密封件損壞等可能導致液體泄漏,從而使壓力降低。
泵故障:泵的活塞密封損壞、單向閥故障等會導致泵無法正常輸出壓力。
流動相不足:流動相儲液罐內液體不足,或者流動相的粘度過低,也可能導致壓力下降。
解決方法
檢查并修復管路泄漏:緊固松動的接口,更換損壞的密封件,確保管路系統的密封性。
維修或更換泵部件:如果發現泵有故障,及時聯系儀器維修人員,對泵的活塞密封、單向閥等部件進行維修或更換。
補充流動相或更換合適的流動相:確保流動相儲液罐內有足夠的液體,并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流動相,避免使用粘度過低的流動相導致壓力不足。
二、峰形問題
峰形拖尾
原因分析
色譜柱性能下降:長期使用或不當使用使色譜柱的分離能力下降,導致峰形拖尾。
樣品過載:進樣的樣品量超過了色譜柱的承載能力,使峰形展寬并拖尾。
流動相不合適:流動相的pH值、極性等參數不合適,影響了樣品的保留行為和峰形。
解決方法
再生或更換色譜柱:根據色譜柱的使用情況和廠家建議,對色譜柱進行再生處理,如用合適的溶劑沖洗、調整流動相條件等。如果色譜柱性能嚴重下降,考慮更換新的色譜柱。
減少進樣量:通過適當稀釋樣品或減小進樣體積,使進樣量在色譜柱的線性范圍內,以改善峰形。
優化流動相條件:調整流動相的pH值、極性、離子強度等參數,通過實驗選擇適合樣品分離的流動相條件。
峰形前沿
原因分析
進樣技術問題:進樣速度快、進樣量大且進樣體積不準確等因素可能導致峰形前沿。
色譜柱老化:色譜柱使用時間過長,固定相流失,使峰形發生變化。
流動相線速度不均勻:泵的脈沖或管路系統中的死體積等因素可能導致流動相線速度不穩定,出現峰形前沿。
解決方法
改進進樣技術:控制進樣速度,使其緩慢而穩定地進入色譜柱,確保進樣體積準確。可使用高精度的進樣器或自動進樣器來提高進樣的準確性。
更換色譜柱:如果色譜柱老化嚴重,考慮更換新的色譜柱以恢復其分離性能。
優化流動相系統:減少泵的脈沖,可通過調整泵的參數或增加脈動阻尼器來實現。同時,優化管路設計,減少死體積,使流動相線速度更加均勻。
三、保留時間問題
保留時間縮短
原因分析
流動相極性改變:流動相中有機溶劑的比例增加或水的純度變化,可能使流動相的極性發生變化,導致樣品的保留時間縮短。
色譜柱溫度升高:如果柱溫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溫度升高會使樣品在色譜柱上的保留時間縮短。
色譜柱損壞:色譜柱內的固定相流失或柱床結構破壞,會導致保留時間不規律地縮短。
解決方法
調整流動相組成:重新配制流動相,確保有機溶劑和水的比例準確,并使用高純度的溶劑。如果懷疑是流動相極性變化導致的保留時間變化,可以通過實驗逐步調整流動相的組成,找到合適的配比。
控制柱溫:檢查柱溫箱的工作狀態,確保其溫度穩定在設定的范圍內。如果柱溫箱出現故障,及時維修或更換。
更換色譜柱:如果色譜柱損壞嚴重,考慮更換新的色譜柱。在選擇色譜柱時,要根據樣品的性質和分析要求選擇合適的類型和規格。
保留時間延長
原因分析
流動相流速降低:泵的故障、管路堵塞或流動相粘度增加等原因可能導致流動相流速減慢,從而使保留時間延長。
色譜柱污染:樣品中的雜質在色譜柱上積累,或者流動相中的雜質吸附在色譜柱上,會使色譜柱的保留時間逐漸延長。
柱溫過低:如果柱溫低于預期,樣品在色譜柱上的傳質速率會變慢,導致保留時間延長。
解決方法
增加流動相流速:檢查泵的工作狀態,維修或調整泵的參數,使流速恢復到正常范圍。同時,檢查管路是否堵塞,如有堵塞及時清理。如果流動相粘度過高,可以考慮更換低粘度的流動相或提高柱溫。
清洗色譜柱:用合適的溶劑對色譜柱進行清洗,去除柱上的污染物。對于污染嚴重的色譜柱,可以進行柱頭清洗或使用專門的色譜柱再生方法。
提高柱溫:檢查柱溫箱的設置和工作狀態,確保其溫度符合分析要求。如果是柱溫過低導致的保留時間延長,可以適當提高柱溫。
四、檢測器問題
紫外-可見檢測器噪聲大
原因分析
光源不穩定:氘燈或鎢燈的使用壽命接近極限,或者電源電壓不穩定,會導致光源強度波動,產生噪聲。
流通池污染:流通池內有雜質或沉積物,會影響光的傳播,導致檢測信號不穩定。
檢測器的電子元件故障:如放大器、濾波器等電子元件故障,可能會導致噪聲增大。
解決方法
更換光源:如果光源使用壽命已到,及時更換新的氘燈或鎢燈。同時,檢查電源電壓,確保其穩定在正常范圍內。
清洗流通池:用合適的溶劑和柔軟的布擦拭流通池,去除池內的雜質和沉積物。如果流通池污染嚴重,可以將流通池拆卸下來進行超聲清洗。
維修或更換電子元件:如果確定是檢測器的電子元件故障,請聯系專業的維修人員進行維修或更換。
檢測器靈敏度下降
原因分析
流通池被污染:與噪聲大類似,流通池內的污染物會吸收部分光線,導致檢測到的信號減弱,從而使靈敏度下降。
檢測器的光學部件對準不良:例如,光源與流通池、流通池與檢測器之間的光學連接出現偏差,會使光線傳播效率降低,影響靈敏度。
檢測器的參數設置不合理:如增益、波長等參數設置不當,可能導致檢測器的靈敏度不能達到最佳狀態。
解決方法
清洗流通池:按照前面介紹的方法清洗流通池,確保光路暢通。
調整光學部件對準:檢查光源、流通池和檢測器之間的光學連接,確保它們正確對準。如果需要,可以使用專業的工具進行調整。
優化檢測器參數: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檢測器的增益、波長等參數,通過實驗確定最佳的參數設置,以提高檢測器的靈敏度。